禹州文殊镇“乔迁送面羊”习俗申遗成功,面塑匠人订单爆满,传承技艺迎来新机遇
禹州,这座位于河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,以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而闻名遐迩。在禹州众多特色民俗中,文殊镇的“乔迁送面羊”习俗尤为引人注目。近日,这一传统习俗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为文殊镇增添了新的文化名片,也为当地的面塑匠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“乔迁送面羊”是文殊镇一项古老的民间习俗,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对丰收的祈愿。在当地,每当有家庭乔迁新居,都会邀请面塑匠人制作一只栩栩如生的面羊作为礼物,寓意着吉祥如意、五谷丰登。面羊的制作工艺独特,需经过揉面、塑形、上色等多个环节,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。
随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,文殊镇的“乔迁送面羊”习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许多游客慕名而来,想要一睹这一传统技艺的风采。面塑匠人们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订单高峰,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。
“今年订单比往年多了不少,很多外地游客都来定制面羊。”一位面塑匠人兴奋地表示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制作面羊。在他手中,一块块普通的面粉经过巧手,变成了形态各异、栩栩如生的面羊。
面塑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禹州文殊镇的“乔迁送面羊”习俗,正是这一民间艺术的生动体现。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,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对这一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。
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技艺,文殊镇成立了面塑技艺传承基地,邀请技艺精湛的匠人传授技艺。同时,还定期举办面塑技艺培训班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这一传统技艺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面塑行业,为这一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面塑技艺传承基地,记者见到了一位正在学习的年轻人。他名叫小李,从小就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如今,他已经成为了一名面塑匠人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。
“面塑不仅仅是一门技艺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”小李表示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面塑,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禹州文殊镇的“乔迁送面羊”习俗成功申遗,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,更为面塑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一传统技艺将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下,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