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许昌民俗志》编纂启动,200项濒危传统习俗将获抢救性记录

许昌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8-27 02:19:33 评论:0
《许昌民俗志》编纂启动,200项濒危传统习俗将获抢救性记录

近日,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许昌市正式宣布,《许昌民俗志》编纂工作正式启动。此次编纂旨在全面梳理和抢救许昌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,尤其是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习俗。据悉,这本志书将收录200项濒危传统习俗,为传承和保护许昌民俗文化提供有力保障。

许昌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民俗文化丰富多彩。然而,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许多传统习俗正逐渐消失。为了抢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,许昌市决定编纂《许昌民俗志》。该志书由许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牵头,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编纂。

《许昌民俗志》的编纂工作分为资料搜集、整理、编纂和出版四个阶段。在资料搜集阶段,编纂团队将深入基层,走访乡村、社区,广泛收集许昌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料。在整理阶段,专家学者将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、筛选、整理,确保志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。编纂阶段将重点对200项濒危传统习俗进行详细记录,包括习俗的起源、发展、传承方式、代表性人物等。最后,编纂团队将完成志书的排版、校对和出版工作。

此次收录的200项濒危传统习俗涵盖了许昌地区的民间信仰、节庆活动、民间艺术、传统工艺、民间体育等多个方面。其中,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也有地方特色鲜明的民间习俗。例如,许昌的“许昌鼓乐”、舞狮、舞龙、剪纸、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,以及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,都将被收录在《许昌民俗志》中。

编纂《许昌民俗志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首先,它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许昌地区的民俗文化,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濒危传统习俗。其次,通过对这些习俗的记录和研究,可以挖掘许昌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。最后,编纂《许昌民俗志》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,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。

在编纂过程中,许昌市高度重视,成立了编纂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了编纂工作的目标和任务。同时,许昌市还加大了对编纂工作的支持力度,为编纂团队提供了必要的经费、人员和设备保障。此外,许昌市还积极开展民俗文化宣传活动,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《许昌民俗志》的编纂工作。

总之,《许昌民俗志》的编纂启动,标志着许昌市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这本志书将成为一部全面反映许昌民俗文化的珍贵文献,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许昌新闻网,许昌热点新闻,许昌今日新闻,许昌综合新闻门户